|
发展工业物联网是智能制造不容回避的环节 二维码
2093
发表时间:2019-07-03 09:41网址:http://hemgz.com 智能制造一定是“互联网+先进制造”,但“互联网+”并不是包治百病的“万能药”。客观上,我国的消费互联网已经很发达,但工业物联网还刚刚进步。 如果仅有互联网思维或者仅盯着互联网,不花大气力在产品本身的竞争力上实现突破,便是舍本求末。毕竟互联网只是一种手段,立足研发制造才是根本。制造强国需要的是工匠精神和深厚底蕴,2.0时代的“机器换人”和3.0时代的自动化与4.0时代的智能工厂、数字化车间混为一谈。 要发展智能制造、实现创新驱动,国家重大专项的引导、基础和中坚作用固然无可替代,但这还远远不够。据有关方面统计,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只有15%左右,发达国家的科技成果转化率达40%~50%;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只有29%,远低于发达国家60%~80%的水平。智能制造发展的关键,是实现科技成果向产业的由点到线、由线到面的全方位转化。 从企业内部看,要改变云计算、工业物联网和大数据仅仅停留在技术层面上的局面,使其覆盖到智能生产的自动化、流程管理的数字化、智能制造的云端化等方面。从产业整体看,需要真正形成以企业为核心,整合高校、科研院所的力量合力创新的局面。 虽然装备制造业投资大、投资回报率低、技术要求高,但装备制造业仍是一国的脊梁和支柱。个性化定制、智能化制造、生产性服务与消费性服务等,只有通过工业互联网、工业物联网与制造业相互配合才能实现智能制造。 美国能提出工业互联网、德国能提出“工业4.0”,就是因为有通用电气和西门子这些制造业巨擘站台。只有将“工匠精神”深入人心,才会有“中国智能制造”强国时代的到来。 “互联网+工业3.0”是智能制造的雏形,智能制造一定是“互联网+制造”的高级业态。中国制造的智能化路径,要以“互联网+”为抓手,全面加快工业1.0升级、2.0补课、3.0普及、4.0示范,以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、流程管理的数字化、企业信息的网络化、智能制造的云端化,从而不断注入新动力、开拓新市场。 21世纪最重要的资源是人才,要招聘留住人才就得付出有竞争力的薪酬。有调查显示,2010年中国制造业的劳动报酬只有日本的14.6%、德国的10.5%、韩国的20.4%,2011年制造业工人年平均工资是美国工人的13%。 即便是“向底部竞争”的话,绝对成本也拼不赢,比如越南要低15%~30%,印度尼西亚要低40%,孟加拉国仅为中国的1/5。要破除发达国家先进技术“劲敌”和发展中国家低成本竞争“追兵”的双向挤压,中国智能制造就不能再在薪酬上做文章,否则会在歧途上越走越远。 以上就是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智能制造内容,我们专注于为制造型企业提供智能工厂规划服务,如果觉得此文让你小有收获,可以搜索“德诚智能”与我们进行互动学习。 数字化智能工厂建设专业机构 数字化智能工厂方案是一套结合精益生产管理、工业物联网、数字化管理系统的工厂企业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。德诚智能科技将按照精益化、信息化、自动化、智能化的工厂设计思想和方法,结合多年在不同行业,如家电、电子、机械、汽车、食品、化工等,应用冲压、机加工、焊接、喷涂、注塑、组装、测试、包装等工艺制程技术的经验,能够为我们的客户提供系统、全面的智能工厂规划服务。其中我们还提供落地到工厂车间和设备产线的布局规划服务。点击下图了解服务详情>> 智慧经营生产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德诚智造MES系统能够针对注塑、冲压、机加工、模具等所必要的主干生产及经营内容全部进行一体化管理。我们的理念是“将全公司生产与经营互联,实现数字化、可视化管理,推进智慧精益经营变革”。通过对生产现场与业务经营的数据进行系统化管理,以数据分析结果为依据,让每个经营决策顺利形成生产计划,同时能够让制造现场每个生产环节状况能够实时展现,将问题暴露,让“问题找人”,轻松实现从生产现场到经营管理的一体化智能管理。点击下图了解服务详情>> |